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投入问题和收入问题 (第3/3页)
对汽车、商用和家用电器设备等实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以利于消费者对产品能效进行比较。 范亨所提交的方案,很大一部分数据都来源于范无病的情报部门所采集的原始资料,因此当高层们看到这么多翔实的数据之后,都有些惊讶,要知道国内的情报部门在经济情报的收集上,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准。 “这些数据可信度有多高?”有人表示了怀疑。 对于这个问题,范亨回答得很简单,“范氏投资集团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情报部门,是实际上最有效的情报部门之一。每年用于这方面的投入,大概在两百亿美元左右,最多的时候,曾经超过两百八十亿美元。” 大家一听这话,顿时都不吱声了,两百八十亿美元啊,按照目前的汇率来兑换,那也是相当于两千三百亿人民币的投入了,这么大的投入,仅仅是花在收集经济情报方面,实在是让人感到瞠目结舌。 有一位常委就有些郁闷地说道。“去年国内的军费开支才不过两百亿美元而已——” “范氏怎么会有这么高的经济情报投入呢?”有一位委员好奇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范亨两手一摊,解释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听无病说起来的时候,似乎是国外的消费水平大概是要高一些,而且有一些专门的情报分析部门可以转让经济情报和技术资料,这方面也是比较花钱的,就以范氏投资集团现在海外情报部门的规模,大概也是在数千人以上的,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情报来源,都是要花钱供养的。所以,杂七杂八地算下来,大概也就是一年两百多亿美元的投入了。” 又有人提出了问题,“范氏在国内企业的纯收入,一年也就是几百个亿美元的样子吧?这么大的投入,吃得消?”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犬子——”范亨回答道,“据他所说,范氏在国内的投资,基本上都是不大讲求回报的,主要是有感于国内在一些大的产业方向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所以他才筹建了一些产业来进行弥补的。至于说范氏的大部分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海外市场,比如说金融和矿产资源、房地产、酒店业以及一些其他渠道。” “冒昧地问一句,范副总理清楚范氏每年的营收数字吗?”有位委员问道。 实际上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件事情,因为范氏投资集团是一家跨国财团,而且股东人数极少,主要就是范无病本人,其他几位重要高管所持有的比例也非常少,而且注册地在海外,也没有上市,因此这就造成了所有人对于范氏投资集团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都是两眼一摸黑,根本无法判断范氏投资集团究竟有多少钱。 虽然大家都清楚范氏投资集团在国内的资产规模大概有多少,也能够通过税收来算清楚范氏投资集团在国内市场上的年收入,可是要全面对范氏投资集团进行评估的话,可供参考的资源就太少了。 如果说能有一个人清楚范氏投资集团的实际财力,怕是只有范无病一个人清楚了。 因此范亨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两手一摊道,“我也不清楚。我从来不问子女的个人收入情况,这是他们的个人隐私。” 不过范亨也补充了一句道,“不过好像去年在海外金融市场上的收入,据说有好几千亿美元的样子,具体情况我倒是不好细问了。” “啊——啊——”很明显已经有好几个委员们打算把头往桌子上撞了。 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有这种儿子做后台,什么大场面应付不下来?难怪人家范亨对于一切都不在乎,可以专心干自己的事业,实在是不能比啊!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投入问题和收入问题在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