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醉枕东都 第221节  (第3/3页)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朕批给你募兵五千,年后运抵你边镇。同时下旨相关边镇配合,务必收复渭兰会三州失地!”    圣上高兴的拍了板。    王守澄发言后,还有人敢出来唱反调,实属难得一见。连被自己扔到西川去的李德裕,看上去也是个精神老头。    他一高兴,又多问了一句:    “诸位爱卿,此事还有什么要补充?”    “启禀陛下,收复失地不同于防守战事,需要将士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有去无回的勇气。臣以为,应派出能够代表陛下的监察御史前往慰问前线将士,同时对失地旧唐人喊话,坚定他们回归大唐的决心。”检校右仆射令狐楚奏道。    这事很重要,慰问是一个,最重要的是到城下对旧唐人喊话。    身份不够不行,胆子不够也不行。毕竟是进入到吐蕃境内,危险是必然的。    “诸位爱卿,那你们认为何人可替朕前往?”    又不是什么好差事,要出国策反,简直就是脑袋挂在裤腰带上。    大家左看看、右看看,今日诸亲王来得齐,什么茂王、婺王、潁王啥的都在,就是齐王李奏因主持丧事没来。    令狐楚瞟了李德裕一眼,拱手道:    “陛下,臣推荐齐王李奏担任督察御史,前往城下喊话策反。”    这推荐赢得了包括潁王在内大臣们的一致赞同:    “臣附议!”    公事谈成了,元桢散朝后有找到圣上为元植请辞。    这是小事,圣上甚至不记得元植长什么样子,当场就同意了。    元桢松了口气,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府准备迎接新年。    第336章 浅草堂培训班    李奏如愿成了督察御史。    这是他们在朝堂上明目张胆配合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泾源节度使张惟清,他们算是外任官,平时很难对把控中央朝廷的牛增儒、李宗闵等人指手画脚。    趁他们年前在京,李奏把他们联合起来。    加上逐渐拉拢收买了,不被王守澄放在眼里的金吾卫将军唐弘、龙武卫将军康志睦,小势力汇集成了大力量。    李德裕建议他暂时不必去争取相公、尚书,而要去团结那些敢说话的侍郎、郎中。    他们的官还没当到头,更希望朝廷改革,至少是改变当前王守澄和李宗闵一言堂的现状,从而提高自己的话语权,为将来走上更高的位置打基础。    苏元桢首当其冲做了反抗的急先锋,他的反抗不是孤立的,他必须把圣上拖进来…    收复失地的意义就被他们三言两语间拔高了。    当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时,李宗闵他们的“现实说”,就显得猥琐而自私,在大家来不及仔细思考的短时间内,激起了圣上的斗志,甚至不假思索的站在他们这一方。    再加上一些机会和运气,齐王李奏被推倒了台前。    御史没有兵权,唯一的作用就是代表圣上去拉拢人心。    这在李奏看来,是为他即将堂而皇之夺权迈出的重要一步。    “再好的演武场,也比不上一场真正的战斗。我们已经训练的亲兵有近八百人,这些人会陆续到达边镇,做为攻城的先锋军,由本王亲自率领。”    李奏靠前世多出来的四年,积累了自身武力素质和兵书兵法经验,尚未有机会真正实践一次,他迫切需要这样的体验,一次胜利的体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